日本作家盐田米松写了一本书,叫《工匠精神》。包含了大概30个左右的故事,讲述了近代日本社会中匠人们的辛酸,勤勉,坚持。近两年,中国国家层面提出了『工匠精神』或者『匠人精神』,也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二者虽然名字不同,其实是一回事。有匠人精神,有科技创新,就有了日本的电饭锅、马桶盖,就有了一群群中国人乐此不疲的从日本想方设法买回电饭锅、马桶盖。当然,还有110V的变压器。但从商业组织力纯粹谈工匠精神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工匠精神的社会产出。
1、工匠精神的社会产出
在我小时候,还能看到的木匠、漆匠、补锅匠、篾匠、现在都一一消失在『数理化』的大潮里了。那一代雕龙绣凤的匠人的后代,或许都已经忘掉了祖辈作为匠人的自豪与尊严,只不过看做维持清贫生活的一门手艺罢了。这个手艺的产出,显然是不如上大学再入仕的产出来的快的,甚至是不如去工厂打工赚的多。他们辛辛苦苦的努力,就是为了改变祖辈是一个贫苦的匠人的事实。
于是这一代经济的发展,终于使得匠人发生了断代。直到大众回过神来,终于发现精致手工产品要好于机器产品的事后,为时已晚,因为匠人没了。文革时期广大男女青年争先恐后要的确良而不要棉布的现象,在近几十年不断地重演。首先有匠人,其次才有匠人精神,这是过去历史的总结;首先有匠人精神,其次才有匠人,这是现在需要重建工匠精神的总结
2、匠人精神本质—投入产出比
如上文所说,匠人精神本质是投入产出比的游戏,是一种文化,甚至可以是一种生产要素。今天看国产品牌的兴起,国人消费结构里对个性化经典化的追求,已经开始提供『匠人』精神的土壤。譬如受人尊重的格力提出中国自己的电饭锅,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但光有格力是远远不够的。今天所提的匠人精神,应该不再是把所有人当做『XXXX匠』,不能说光改变过去说老师是『教书匠』那样的贬义就够了,而是要重新认识什么是匠人,什么是匠人精神。
3、重新认识什么是匠人,什么是匠人精神
对组织来说,首先是一种投资的精神。
企业在匠人精神的投资里,除了抱怨,期望,甚至是口号上的模仿,还需要做些什么?这个投资不仅仅是学习,还有机制和组织文化。我们对待匠人的态度是什么?匠人大多是执拗的,甚至是木讷的。高奏凯歌突飞猛进的这么多年,领导者是不是要学会首先改变自己的对匠人的喜好,从而建立起匠人的环境。而不是我喜欢匠人的产品,却不喜欢匠人那牛脾气。
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文化和心态。
国家层面一面在讲创新,一面在讲恪守本职坚持到底,两者并不是矛盾的。新时代的匠人精神,不是要回到过去的清贫的木匠,而是要做有尊严和品牌的【鲁班】!新常态下的不确定,价格结构的失衡,使得职业市场变得无比浮躁,需要职业者重新树立职业的信仰,这也是匠人精神的基础部分。
匠人精神是新时代的组织交互模式。
匠人精神是新时代的组织交互模式。除了总结什么是匠人精神外,还更应该总结什么不是匠人精神,怎么消除这些不良的精神。功利主义绝对培养不了匠人精神。一味放任放纵组织,也形成不了匠人精神。在制造业里讲匠人精神,或许好理解一些。但在其他行业何尝不是如此。办公室文员使得自己的文稿没有错别字,提升自己的速度,何尝不是匠人精神。餐馆里的服务,不断地精益求精,学到海底捞那个层次,何尝不是匠人精神。所以,需要提出匠人精神的目标。
4、匠人精神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目标是思维方式、理想、精神、信念层面的。譬如西冈老师绝不放弃作为宫殿木匠的尊严,即便再困难,宁可卖土地来养活家庭,也绝不接别的木匠的活儿。这种『傻劲儿』浇灌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正如《寿司之神》里面那个做煎鸡蛋的小徒弟,辛辛苦苦干了十年,最后被小野二郎称呼为『职人』时,竟然那样的喜极而泣。这里的秘密,还在于领导者对此的不遗余力的投入,让现地现物的精神充满整个组织。简单讲就是自己要正三观,再让别人正三观。领导者需要从对结果的激励,慢慢转到对精神的激励与呵护上来。从对结果的激励到对精神激励,不是一次跨越,不是二选一。结果是底线,但过了这个底线,就需要在结果背后体现出来的精神,细致而敏锐地发现,不遗余力地呵护。这样的精神才能存在,才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