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经过去一半了,国内的经济也并没有如年初大家期盼的那样,快速地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制造业仍在一种节衣缩食、艰难度日的状态中。
据国家统计局6月28日数据,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688.9亿元,同比下降18.8%,降幅比1-4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
在笔者近半年服务和走访过的企业中,企业高层的普遍反应也是日子不好过、成本压力大。
而在这种情况下,减员增效,成为了许多企业的应对手段之一。
对于减员增效的背景和效果,笔者不做过多的论述,仅就应该如何合理、有效地推进减员增效,以生产工厂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
首先,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认识,即:减员的目的是增效,是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情况下,减少员工数量,使每位员工的工作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不投入任何不必要的人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搞明白,我们的企业运营,都有哪些活动?又有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可以少做,甚至不做的?
识别清楚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减少非核心的不必要业务。比如作为生产工厂,它的核心业务就在于产品的生产。对于财务、人力、营销等不是直接围绕工厂生产的业务,就可以放到企业总部,从而实现工厂人员的降低。
对于具体的业务,我们做的第一步工作,是梳理清楚业务流程,搞清楚有多少项作业,弄明白有多大的工作量。
这是一个识别现状、摸清家底的步骤,需要我们回归现场,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只在办公室里等统计数据和汇报。
以笔者服务过的一家企业为例,某工段自行统计的每班总工时约12000分钟,与现有的人数基本匹配。但通过我们的现场观察,实际的员工作业时间不足8000分钟,有近1/3的巨大优化空间!
有了明确的现状,我们已经可以进行第一阶段的人员优化了,将我们梳理出的作业,以山积图的形式,排布到每个员工身上。
这里要注意,要打破现有的“岗位”、“工位”的概念,以“作业”为基础进行排布,尽可能将员工的工作时间排满。
当然,这个“排满”要以合理的走动距离、适当的宽放为前提。通常在这时候,我们就有比较可观的减员效果了。
比如前面提到的某工段,其中的两个工序原有7人,需进行15项作业,其中甲工序5人进行10项作业,乙工序2人进行5项作业。通过作业的重排,5人共同担负两个工序的作业,减少2人,优化幅度29%。
但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说,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分析,目前的作业是否有提升优化的空间。
这仍然需要我们回归现场,观察每项作业的过程,寻找其中的“浪费”,即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活动,如:过远的现场工具的拿取、整理、摆放,长距离的物料搬运,多余的人员走动,频繁的弯腰、抬手动作,等等。
这些“浪费”,有很多是不合理的操作,需要立即进行纠正;也有很多是不需要投入,立马就可以进行优化的;当然也有一些是需要一定的投入进行改造的。
对于前两类,我们制定好优化措施后,就要立刻落实;对于第三类,我们在评估可行性后,制定实施计划,按计划落实。
在完成这些提升优化后,我们需要再进行一次作业调查。通常我们会发现,与优化改善前相比,我们的总工作时间有明显的减少。这时候,我们再进行一次作业重排,会获得第二次的减员效果。
当然,想要有好的减员增效的效果,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就是标准作业。如果没有标准作业,对于同一项工作,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方法,需要不同的步骤和时间,那么我们几乎不可能梳理清楚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也就无从谈起对作业的排布。
这时候想要做减员,靠的只能是某几个富有经验的领导者长年的经验判断,不仅其准确性没有支撑,甚至会存在对现场习惯成自然的情况,从而忽视了作业的优化改善,失去了作业提升、人员优化的机会。
另一方面,人员优化的成果也需要标准作业的维持,只有将所有需要做的工作以统一的方法确定下来,才能保证在给定人员的情况下完成所有作业内容。
否则,没有标准作业作为指导和评价依据,就会出现“人不够,工作做不完”的反馈和抱怨。
总之,在外部环境不理想、行业竞争加剧,以及“00后整顿职场”等情况下,减员增效是企业永远都要面对的一个话题。
通过“作业(量)识别——作业重排——作业优化——作业二次重排——作业标准化”的途径,可以科学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减员增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