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在前段时间的咨询服务中,一位管理者找到笔者抱怨:自己的工作太忙了,底下的员工比较懒散,帮不上忙。我让他展开讲讲。
他说到,有一次员工小A跟他汇报:有个很重要的客户对他们的方案提出了质疑,接下来的合作可能很难进行。
他知道这确实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客户,但也比较信任小A的能力,于是对小A说,5天内重新调整方案,修改确定之后,他会亲自去跟客户谈。
3天之后,他放心不下,就找到这位员工询问方案进行得怎么样了,员工把修改的方案给他看,他看后就指责小A说:你这个方案怎么能这样改呢?这里应该这样改,那里应该那样改。
最后他跟小A说,这个方案我来吧,你帮我找找相关资料。这位管理者接着说,他一开始认为小A管理能力挺好的,经过这次和他一起做事之后,发现他的能力不足以胜任现在的岗位。让我帮他支支招。
了解了这个事情之后,我找到了小A。小A说那个方案,他也确实知道这个客户的重要性,中间自己和客户沟通过多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但是老板并没有问相关细节,而是直接指责他做得不好,后面老板自己在做这件事情,我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帮助他,只能袖手旁观。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案例,在管理者没有过问之前,小A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能够积极主动地和客户沟通,反而是老板对他的工作进行了所谓细节上的指导之后,员工反而不知道怎么做了。
故事中的这位管理者起初也并不是对下属不信任,但是因为这个客户的重要性,就开始插手员工的工作。所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管理者“过度管理”的表现。
面对“过度管理”的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适当放权”。管理者的适当放权,在员工看来不仅是对他们信任的表现,也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对于管理者自己,不仅可以适当地给自己放松,也可以看作是考验员工的机会。
那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放权呢?
首先,在企业管理上有个28定律:管人80%,管事20%,这其实也是企业管理者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拿出了80%的精力去管事。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也说过:“管的少就是管得好”。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管理者只需要将工作合理地分配给每一位公司成员,这才是高效的做法,而最终达到的效果也会超出预期。
所以,比起过度地干涉员工的工作,为确保事情在可控范围内,给员工设定一个明显的达标线和期限。让他们自己明确要在时间节点内达成的目标什么,这样他们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规划,也避免一些员工对于管理者的指令有不明确的情况。
要在过程中为员工提供需要的帮助和支持,让员工可以放心地去做手中的事情。还有一点就是要在过程中帮助员工纠偏,如果过程中员工没有在正确方向内行动,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管理者放权是在日常工作中慢慢实现的,所以,适当放一些小的权利,比如,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可以帮助员工更好的成长,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也可以提升他们对于管理工作的认知,提升他们的责任感。
综上,放权,就像是教孩子站立走路,只有充满信任,适当地放手,才能让他们更加独立,在管理中掌握更多的技能,以应对之后不同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