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是产品的生命线,但在国内制造业中,大部分的品质控制仍停留在事后检测的阶段,即对产品最终的指标进行符合性评价,判断产品是否合格。这样做的缺点在于发现问题时,既定的结果已经发生,对于生产的计划控制、成本管控等不利。
这时候,我们需要向前迈一步,进行品质过程控制。而在过程控制中,我们需要做的是明确识别出对管控指标产生影响的可操作的控制点,设定管控规则并加以管控。
如下图,在某企业原有的品质巡检表中,我们发现,虽然在表格中有一定的过程控制项目,但是存在管控指标不清晰、管控规则缺失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所有的管控项目并没有对应到具体的操作控制点上。
这样做过程控制,是没有办法具体实施的,因为缺少真正落地执行的内容。最终就会变成品控人员每天在现场转一圈,把巡检表的√打完,工作就完成了,形式上做了过程控制,实质上还是事后检验。
经过我们的诊断和指导,客户将品控巡检表做了修改,如下图。
表中将各项需要跟踪的指标进一步分解到了可以进行操作控制的控制点上,并对各控制点的控制范围、检查频率做出了规定,这样一来,就将指标的事后检验转变成了控制点的事中控制,在控制点出现变动时,能够及时地做出判断和调整,从而避免成本的损失和生产计划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