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轮辐式”模式
轮辐式模式本质上就是多个最佳搭档的模式,每个最佳搭档组合都直接向领导汇报。在这种模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直接通过与领导者对话的方式做决策。团队会议更多的是关注工作分配和运营协调。
主要优点:更接近领导者;更快的决策过程;事实源头清晰;无混乱管理。
主要风险:决策孤立;协调水平低;缺乏视角;敷衍跟进。
领导技巧:领导者必须扮演神经中枢的角色,将彼此的对话连接在一起,同时团结团队力量,鼓励他们参与决策。
2. “团队中的团队”模式
“团队中的团队”模式,主要特点是不同的小组专职聚焦于完全不同的业务领域,比如运营、产品等等。和轮辐式模式一样,领导者也是单独与每个团队沟通交流。
主要优点:更多具体的工作职责;灵活且目标导向型的团队;包含多种不同视角观点。
主要风险:团队分散;各业务部门出现明显脱节;形成“文化孤岛”。
领导技巧:领导者必须扮演总机接线员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在团队之间架起桥梁。
3. “促进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领导者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促进彼此沟通对话,在协商的过程中让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领导者在对话中扮演气氛活跃者的角色,综合各种各样的观点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主要优点:团队凝聚力强;多样化视角;有机会觉察团队之间的隔阂;决策较为可靠。
主要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决策数量减少;需要耗时更长的、更频繁的会议;谈话最终可能只会“纸上谈兵”。
领导技巧:领导者必须像一个管弦乐队的指挥,熟练地指挥团队,并引导谈话,最终做出明确的决定。
4. “服务型”模式
在服务型模式的团队中,团队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自我管理组织,并自主做出决策,领导者通常都不用过多干涉团队的日常工作。领导者主要通过协助团队扫清障碍、在必要时提供指导建议等方式来支持团队发展。
主要优点:有助于培养集体意识;更扁平的公司架构;有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主要风险:缺乏中央协调;缺乏明确方向;难以实现“求同存异”。
领导技巧:领导者必须扮演教练的角色,在关注个人发展的同时,为团队的成长创造环境。
5. “代理型”模式
在某些时候,可能需要领导者花更多的时间与客户会面或巡回宣讲,从而导致缺乏与团队的交流。这种情况下,代理型团队模式就非常有效,领导者可以授权特定团队成员来负责管理日常工作。
主要优点:内向型领导者的变通方案;为团队成员提供发展机会;领导者可以自由地在其他领域创造价值。
主要风险:复杂的职权变动;断层式领导;领导者的某些行为可能会有损团队发展。
领导技巧:领导者必须扮演授权者的角色,专门授权某个团队成员作为运营代理人,领导团队发展。同时,领导者也需要重点关注相关的重要决策。
6. “平等主义型”模式
在平等主义型团队模式中,完全不存在职场等级制度。团队所有人,包括领导者,都必须平起平坐。部分人士还认为,这种模式就是团队管理的未来趋势。
主要优点:真正做到团队成员人人平等;极富团队凝聚力;相互贡献,共同承担。
主要风险:决策保守;领导角色混乱;没有明确的优先决定人。
领导技巧:领导者必须像伙伴一样,通过巧妙而轻松的技巧影响团队决策,同时为决策建立清晰的规范。
7. “导向型”模式
与平等主义型团队截然不同的是,导向型团队模式主要由领导者设立愿景,并自上而下推动决策,具体运营与执行都由团队成员完成。这种方法,让人联想到军队,主要特点是限制对战略决策的投入,同时依赖高执行力的“军官”来处理实际事务的执行。
主要优点:高效决策;适用于紧急时刻;最低程度的混乱和分歧。
主要风险:专横;削弱团队成员权力;缺乏参与度可能影响决策方向的质量。
领导技巧:领导者必须扮演将军的角色,为团队指引清晰准确的方向,在面对有争议的决策时及时出面解释,同时确保整个团队都必须完全服从领导者的权威。
8. “任务控制型”模式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需要一支庞大的队伍,但往往队伍过于庞大,又导致无法及时做出大胆重要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人最好定期与内部小部分成员沟通交流。
主要优点:加速决策;为领导者提供一个检测新想法或建议的班子,可以更广泛地收集建议。
主要风险:整个团队的职责可能不明确;等级制度会使团队产生分歧;“外部”其他人员可能会产生怨气。
领导技巧:领导者必须扮演设计师的角色,不依靠职务等级,而是根据岗位角色和职责悉心管理团队,并开诚布公地介绍团队的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