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接上文《人才盘点到底是什么?(一)》(点击查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给大家带了人才盘点是:
一、镜子:照出员工与企业相对真实的样子
人才盘点还能是什么?
二、模子:绘出标准及卓越员工的样子
人才盘点同时也是一个模子,绘出标准及卓越员工的样子。
“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
尔时大臣受王勅已,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彼众盲,各以手触。
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已示竟。”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
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
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莱茯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相信大家都对这则盲人摸象的故事不陌生。背后的寓意也比较明显,告诫人们用孤立的视角“看”事物,将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
故事里的盲人,因其自身条件受限,无法掌握全面的信息,故无法掌握事物的真实与本质,下了失真的判断,尚情有可原。
但具备掌握全面信息的条件,却在未掌握全面信息的时候下了失真的判断的例子也处处可见。
还记得几年前,在短视频时代尚未完全到来的某一天,网络上的一则新闻激起一大片浪花。一段35秒的视频中,一名男子在四川某市某立交桥下,开车将另一辆汽车逼停,并将车内女司机从车内拖出后一阵拳打脚踢。
一时间网上口诛笔伐一浪高过一浪,理智一些的网友苦口婆心的给男司机讲这样做不Man、不人道的道理,而理智没有收住的网友已经用多种方式在问候男司机的家人了。
就在广大网友们一面倒的讨伐男司机之时,反转来了,网上爆出了男司机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显示,女司机三次无预兆超车变道至男司机所在车道,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妨害交通安全,第一次险造成男司机追尾女司机,第二次迫使男司机被迫变道至非机动车道,第三次更是导致男司机差点与行人碰撞。
行车记录仪的视频一经公布,之前很多表态者,火速转换枪口的同时,内心也对自己之前妄下判断的行为,或多或少有些许愧疚。
上述古往今来生活中的启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也常有影射。
笔者在前面的文章中曾提及过,企业的一些现象(详见《假如没有人才盘点》(点击查看)):“大批量的流入看似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实则没有一个跟企业的价值观或所需能力相符;又比如提拔销售负责人这一关键岗位时,选择了一位销冠但毫无团队管理能力及潜力的人;再比如奖金和提薪永远都留给那些当年做了优秀业绩的熟手,让潜力新人无以为盼;更比如任用了一位曾经劳苦功高的人为常务副总,风风火火地分配了股权,结果这位副总视野和格局跟不上企业的持续发展,又在关键位置上逆向决策,让企业错失机遇甚至驶入漩涡......”
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在没有完全看清自己所需人才及可选人才的情况下,就下了决策——招了人、给了钱、提了拔、任了命、许了诺、放了权......
而与生活中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作为个体,错误的决策,会让个体本身及其密接周遭受到波及;而作为组织,错误的决策,或许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动荡甚至是危机。
而这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的锦囊,就在于让企业用更广角、更精准的视角看清人才的本质。
企业家也好、管理者也好,极端的说,即使其再碌碌无为,对企业内的人员也一定或多或少有所认知。
这其中的矛盾其实诚如本文开头的盲人摸象故事所示,不在于没有认知,而在于企业家、管理者、员工三者之间,以及各层级内对人员的认知没有共识。
优秀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人是应该淘汰的、应该给哪些人涨薪、那些看上去能够再提拔一下的人究竟还差了点什么等等。
所以,需要做的动作是:首先让企业家、管理者把脑袋里对人才的想法、看法,用白纸黑字写出来(调研动作),再通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共识动作),并通过向外看(借鉴行业经验),形成整个组织对标准人才的统一认知(人才标准),再把这个统一认知刻成一个个模子(事例与示例),照着这个模子,去“生产制造”绩优的人、能跟随企业成长的人、能帮助企业完成经营目标的人、能推动企业实现跨越的人、能为企业所真真正正需要的人。
而这制作模子及使用模子去生产制造的过程,本质就是在建立并且践行企业的人才观。
这,就是人才盘点,一个模子,绘出标准及卓越员工的样子。
人才盘点还是什么呢?敬请关注新易咨询动态详见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