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公司的第一生产力,很多经营者口头上知道,但心里却不一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服从人才,而是能够管理和激励人才。正如任正非所说,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管理人才能力才是。
目前很多企业,员工一般只发挥50%的能力,不是不想发挥,而是体制机制不行,这恐怕让很多管理者大吃一惊吧?
比如很多企业的KPI,一个字考,KPI要求员工不要犯错,犯错扣几分,注重风险最小化,但在这种考核制度下,没有不犯错的员工,所以最好的表现只能是90%。
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方面会影响员工边际能力的发挥:
公平意味着制度过程必须衡量一致的尺度,责权平等。
规模一致的是什么?一个部门与特色岗位员工的评价标准一致,不同部门但业务性质相似的评价标准一致,法外员工和法外部门不能出现。
只要一个岗位和一个部门想要进行绩效评估,就会有定量指标。简而言之,不能完善定量评估指标的部门是可以撤销的岗位和部门,或者不参加年底的部门绩效评估,因为责任不平等。
如果这方面处理不当,将严重打击绩效清晰透明单位的努力,导致员工心理压力和工作抱怨,更不用说员工边际能力的发挥,甚至正常技能的发挥也受到很大限制。
这怎么可能好呢?
有了公平的制度流程,如何得到公平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好,也是一张废纸。
奖惩一个人或者组织都要有依据,否则可能会失去对奖惩的敬畏,比没有奖惩更可怕。
华为人力资源委员会实行委员会制度,分为五级。企业由总裁、副总裁组成,二级委员会由业务部门主要管理层经理组成,由事业部主任、副主任、业务经理组成。
评价,不能搞裙带关系,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以制度为标准,结果公开,这样的评价,无论多么糟糕,都不会偏到哪去。
不信任是员工边际能力的杀手。
雇佣聪明的员工不是告诉他们怎么做,而是让他们告诉我们怎么做,必须信任他们,否则招募他们做什么。
讲实话这是人性使然,但在今天,在许多企业组织中已经沦丧多半,双方互不信任。
现在这个社会,说真话难,说谎或沉默是金倒成主流。
一个团队,如果不能让每个人都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他们的等级、年龄,会议上没有矛盾,不能容忍错误,通常工作没有平等的氛围,就会进入团队信任危机的笼子,混乱迟早会发生。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前要权衡自己的情商,那么在这个组织工作就太可悲了。
这一责任大多落在公司身上,主要有三点:
首先,身份是平等的,可以自由说话,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身份、职位水平的限制,没有权威,以创造一种敢于说实话的氛围,否则就没有心;
第二,我们可以信任和充分授权。每个职位都是有价值的。他们最有知情权。他们必须充分信任和授权处理一线事务。他们不能到处报告。你可以改变每一个疑问。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第三,鼓励创新,容忍失败。人生追求的是创新、突破和价值,这是释放作为人类最大的鼓励,以个人成就感实现企业的成功和双赢局面。消除双方的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能激励每个人产生“心流”的机制和氛围,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
表扬和鼓励是世界上最便宜、最有效的激励团队的方法。
丰田是世界上探索一线员工智慧的最好方法。
丰田大力倡导全体员工的改善,以人为本,重视一线员工的培训和教学,将大量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从领导转移到升值工人身上,相信和鼓励员工主动解决问题。
丰田企业平均每年约有8.8条员工建议被采纳,全公司每年50至60万条改进建议,这种改进节奏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把人变成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服从机器人,这是鼓励所有人积极改善的力量,也是丰田成功的秘诀。
人的能力大小不一,人的情商有高有低,人的责任心、事业心也有高有低,这是可以理解的。
一只手掌伸出来,五个手指有长度,俗话说,尺子有短,寸有长。
管理者必须在企业和团队中选择有效的中层或下属管理者。一是更好、更准确地管理细分工作和区域范围,二是培养未来不同层次的继任者。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人岗匹配问题,坚决不能因人设岗,坚决不能裙带升职。
我觉得一个组织的负责人在做事的第一步就是要有逻辑。我们应该区分几件事的优先事项。我们不能东一锤西一棒,也不能干脆自己蒙头。
一个企业,除了管理人,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吗?韦尔奇曾经说过:领导者,领导者的工作是每天拿罐水,一手拿罐肥料,四处走动,让一切充满活力,偶尔修剪。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怎么做”和“做什么”,而在于“谁来做”
不是你的下属没有能力,而是你不让他们发挥出来,也许你还不知道。
研究机构的表明,一家能够充分发挥员工边际能力的公司的综合经济效益是一家遵守陈规甚至抑制员工能力的公司的两倍。
人才效益,管理效益,充分体现了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