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阐述了敏捷制造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分别是 生产技术,管理手段,人力资源。在这三个要素当中每一个要素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将这些特点融合起来。就会形成系统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将会支持敏捷制造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下面五个特点将重点描述整个敏捷制造的系统特点:
1、从产品开发到产品生产周期的全过程满足要求敏捷制造采用柔性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方法和可重组的工艺设备,使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可根据用户的具体需要进行改变,并借助仿真技术可让用户很方便地参与设计,从而很快地生产出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它对产品质量的概念是,保证在整个产品生产周期内达到用户满意;企业的质量跟踪将持续到产品报废,甚至直到产品的更新换代。
2、采用多变的动态组织结构,当下的制造业衡量竞争优势的准则在于企业对市场反应的速度和满足用户的能力。而要提高这种速度和能力,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企业内部的优势和企业外部不同公司的优势集中在一起,组成为灵活的经营实体,即虚拟公司。虚拟公司这种动态组织结构,大大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加速产品的改进发展,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也能大大降低公司开支,增加收益。虚拟公司已被认为是企业重新建造自己生产经营过程的一个步骤,预计10年到20年以后,虚拟公司的数目会急剧增加。
3、战略着眼点在于长期获取经济效益的传统的大批量生产企业,其竞争优势在于规模生产,即依靠大量生产同一产品,减少每个产品所分摊的制造费用和人工费用,来降低产品的成本。敏捷制造是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具有高度柔性的设备进行生产,这些具有高柔性、可重组的设备可用于多种产品,不需要像大批量生产那样要求在短期内回收专用设备及工本等费用。而且变换容易,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获取经济效益,所以它可以使生产成本与批量无关,做到完全按订单生产,充分把握市场中的每一个获利时机,使企业长期获取经济效益。
4、建立新型的标准基础结构,实现技术、管理和人的集成敏捷制造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分布在各地的各种资源,要把这些资源集中在一起,以及把企业中的生产技术、管理和人集成到一个相互协调的系统中。为此,必须建立新的标准结构来支持这一集成。这些标准结构包括大范围的通讯基础结构、信息交换标准等的硬件和软件。
5、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人的作用,敏捷制造提倡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强调用分散决策代替集中控制,用协商机制代替递阶控制机制。它的基础组织是“多学科群体”(Multi- Decision Team),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一种动态组合。也就是把权力下放到项目组,提倡“基于统观全局的管理”模式,要求各个项目组都能了解全局的远景,胸怀企业全局,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的时间要求,但完成任务的中间过程则由项目组自主决定。以次来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精益生产过程中,精益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技术,更是对人才培养和育成的重要组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