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期我们分别介绍了层别法和检查表(点击查看),这一期,我们再来介绍一种经常用到的方法——排列图。
排列图,是一种按照一定的分类,将数据按频率由大到小排列成图的方法。
排列图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Pareto)有着密切的关系。1897年,帕累托发现,总是少数人占有大部分财富。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二八法则”,即80%的问题,是由少数重要的20%的原因造成的。后来,美国品质专家J.M.Juran将品质上的问题点区分为少数的重要项目和多数的轻微项目,这种方法称为排列图,也叫Pareto图、柏拉图。
通过排列图,我们将数据按照频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就可以帮助我们抓住问题中关键的20%,从而可以让我们有重点、有顺序的解决问题。
典型的排列图形式如下:
排列图的应用与前面介绍过的层别法、检查表有紧密的联系。一般的,其应用如下:
即:首先使用层别法,对问题进行不同维度的层别;之后用检查表,对不同的维度进行数据的收集、统计;最后用排列图,对数据进行排列,找出关键的少数重点。
排列图的制作步骤如下:
1. 分层,根据一定的规则,确定问题的分类;
2. 统计,按分类进行数据统计;
3. 计算,按数据大小排列顺序,计算每项数据的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
4. 画柱状图,左侧纵坐标以数据单位(件数、金额等),画出柱状图,横坐标的最右侧为“其他”项;
5. 画累计线,右侧纵坐标以累计百分比为单位,将各项数据的累计百分比画在图上,形成累计线;
6. 填写数据收集日期、记录人、目的等信息。
在绘制排列图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事项
1. 收集数据的期间和对象必须一致;
2. 横轴按数据大小进行排列,将“其他”项放在最后;
3. 横轴各柱的宽度要相同。
以上是对第三种QC手法排列图的简单介绍。排列图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与层别法、检查表一起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问题的重点,有助于问题快速、有计划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