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很大,先辈之能吾岂敢释,浅尝辄止而已。
然而,为什么要写,我想更多是为了与所有的精益小伙伴们共勉。
可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接下来的每一个字,但是它的确是真实发生的,那么的刺眼也那么真实。
首先精益是什么?
太多的标准答案,不同的文化对他的解读是不一样的,给一件事物下定义,他本身就带着强烈的个人主义与官本位思想。
跳脱出传统的解释,我认为精益是“实现正和博弈的理论和技术”。
为什么理论与技术分开写,因为以我的视角来看,理论是书本内容,它是承载在理想环境下的,就像我们高中物理经常提到的“不计空气阻力”一样,所以世界上最大的幽默就是把理论教条奉为真知,那样的话“三现主义”岂不是死得太惨了。
技术我会把它看作是落地的方法,是先辈们在特定环境下经过验证可以落地的步骤,这里的关键词是特定环境,而非全体适应,我们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根据落地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
我不能去定义它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去验证它在这片土壤上怎么生长。
欧阳修说: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所以,我还是更加相信荀子的性本恶思想,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
我们所有的仁义,都是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对你善良、对你尊重;或者是对你的背景有所图、有所忌惮;或者是对方修养高跟我们自视的自己多优秀,自己多高高在上一毛钱关系没有。这就是人性。
然后精益与人性之间的关联,我所看到的或者经历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精益与利益
精益最重要的什么?
前面有提,我认为是正和博弈,是多方都能够认为自己获利了,请不要拿着任何其他的幌子招摇撞骗。
执行者、管理者、推进者、工厂、咨询公司,任何一方都要觉着自己赚了,这个游戏才有得玩,才有人玩,才玩得长久。
拿管理者举例子吧,可能管理者这里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管理者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获得了很好的成绩;然而收获的是“你成长了,你获得了很好的能力提升,这是很宝贵的经验,奖励你一朵大红花”这个游戏还能不能玩得下去?
最后一句:请我们一起重视各方的真实需求,然后营造一个良好的游戏氛围,让大家都能乐于一起玩下去。
相信我,即使参与其中的管理者告诉你“我就是为了跟着公司一起成长”也不要尽信。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不是人,这是神。
二、精益与规划
这里的话,先鞭策自身,从结果层面来看,不能够给高层建立承接公司战略指标的信心,就是很大程度上的失败。
然后基于此,也给在厂内从事精益工作的朋友们一点建议——赢得高层信任是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
而规划是跟领导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然后才能有机会探知需求,这绝对不是一个技术型的人擅长的领域,但是不做就不能探知需求,然后就是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所以请一定程度上收起自己的工程师心态,去安慰你的老板。只有建立在规划层面的落地才是最合口味的,这还是人性。
三、精益与管理者
对于精益推进来说,管理者是太复杂的角色了,渴望获得利益的同时不想自己的舒适区被挑战,特别是在付出与利益的天平出现了倾斜的情况下。
同时他们是有一定话语权的,所谓三人成虎,这个时候如果规划层面没有取得高层的信任,你就很有风险了,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来证明你的错误。
然而,这些管理者们去新公司面试的时候,他会告诉新公司的HR,我做过什么什么精益项目,我会使用什么什么精益工具,嗤之以鼻又以此做仗。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的精益推进是一把手工程,管理者都会闭嘴,因为会提前跟老板做场景推演,这个阶段大家会出现什么反应,因为挑战了管理者的舒适区,增加了什么什么工作,无论是从培养的层面、塑造精益文化的层面、真正贡献收益层面,现阶段就是我们必须去经历的阵痛。
所以啊,在规划层面取得高层的信任特别重要吧?想安慰好管理者,不是拿钱就是拿权,这还是人性?没有足够的利益谁想挑战自己的舒适区?
四、精益与咨询
这个本不想说的,忍不住还是想再加上一嘴,其实跟第2条一样,从商务的角度来说咨询是对付钱的人负责。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老板的需求是基于经营层面的需求,这才是核心跟起点。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关键矛盾,或者说其他的一切都是为运营服务的,我们可以把其他问题的排序往后放。
那么,老板直白的表达诉求并与顾问团队达成一致才是物超所值的关键,才能更好地设计辅导路径。
作为咨询团队我们能做的就是让现场“透明”;让数据“透明”;让管理“透明”;让信息流传递“更快”,让物流流转“更快”。同时打造会识别问题,会改善工具,会改善实绩,可标准化可推广的改善团队。
一个有实战经验的第三方,看待问题的角度一定是跳脱出“此山中”的。
五、所以做精益是做什么呢?
我想我还会回归到我对它的理解上——精益是实现正和博弈的理论和工具(共赢,才是它最好的出路)。然而对人的解读,才是它最重要的土壤。
仅以我当下的眼光,看待辅导过程中的精益与人性的关系,小伙伴们合则用,抵则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