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咨询在教育部官网了解到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今年一季度以来国民经济呈持续稳定恢复态势,但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该调整好求职心态,利用正确的职业规划来引导就业选择,应对激励的就业压力,为企业所用。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大学就像一列火车,清华的软座、本科的硬座、大专就只能站票来挤挤,但是无论一辆火车怎么行驶,总有停下来得那一天,而后大家都得下车找工作。而在工作中,其实老板并不非常关心的文凭有多高,学校有多优秀,关键的是你能做什么?能给公司带来什么?这句浅显易懂的的话,虽然是话糙了些,但是却十分在理。
而在现代社会中,老板更愿意招收一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这也让本就泛滥的“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来的更加的严峻。
目前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加,企业单位在除了对毕业生有着更高的文凭要求的同时,在实践能力上,不仅要有一套实用的理论,而且在可行性和执行力上也有着很大的要求。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没有非常大的生活压力的,特别像90后的学生,反正在哪干起薪都是3000来块起,事干多了不乐意,钱拿少了得抱怨。还有最主要表现的几个特性,蛋糕吃不得,得哄着努力工作,一言不合就是辞职,然后外面先旅游个一个礼拜再说。这也是摆在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一个矛盾。
根据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在管理岗位上,公司每一年都会从在岗一线的员工中和大学中岗中各选拔一些出来培养。老员工自不必多说,毕竟实战经验摆在这里,薪酬也拿的理所应当,但像目前一个普通应届毕业生的雇佣成本在2500-3500之间,然后再从中选拔储备干部时,由于这些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经验去震慑他人,就算走上了管理岗位,也不能彻底服众。当然引起以上主要问题的原因如下:
1、知识陈旧、多半过时
大学中的很多专业就是为了学而学,更简单的说就是简单的过一遍。个别专业技能都是早已过时,而在专业趋同现象严重性上,培养的学生也多是“高分低能”。
2、无在岗培训
很多大学生没有实战的经验,特别像一些工科类的大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磨合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所以“在岗培训”实在是缺乏。
3、毕业生观点不正
相信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意识都基本是从大四才有的,其实这个时间段就有些迟了。大学生一定要做好一年级的自我规划,二年级兴趣专业的定位,三年级职业道德的修养,以及四年级时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的把握。
所以在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更看重“工作经验”这个问题上,社会、家庭、学校需要三方共同的努力,来做好这一些人才的对接,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这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过在各地各高校共同努力下,目前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总体平稳。当前,距毕业生离校还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教育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抢抓就业关键期和冲刺期,推动各地各高校持续发力,全力促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