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种情况的背后是对管理的误解,将管理与管控混为一谈,误以为管理是制定规章制度的象征,以循规蹈矩、井然有序、不出乱子为管理目标。
管理不仅仅是行政管理。前者关注企业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后者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管理层的责任是思考公司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不是颁布各种制度和规定。
有这样一个例子“大英帝国的衰落是由于电报的发明。”电报的普及削弱了该地区的自治权,大大降低了帝国基层官员的自主性和适应能力;集中统治必然走向腐败和崩溃。
企业的目的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企业内部的所有管理体系都应该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人创造财富。在实践中,管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也反映了这种平衡。例如:“老板的钉钉,客户的企微,员工的飞书”,这三者似乎服务于不同的目标,但实际上反映了管理中的人性和效率博弈。
钉钉已经成为老板监控员工的工具;企微建立了与客户沟通的桥梁;飞书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效率。但如果它们偏离了客户价值的核心,这些工具也可能成为形式主义的受害者。
在企业管理和组织中,有一个微妙的平衡: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确保组织的有序运行,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来激发团队的想象力和活力。
当员工专注于工作,以客户价值为核心,而不是老板的满意度时,团队是最有活力的。
真正的管理是让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行为更加自然和有效。以孩子在家做作业时父母是否会改变学习状况为例。当孩子学习是为了取悦父母,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时,他的注意力就会发生偏差。企业员工对工作的态度是一样的。
当技术解决方案的设计更注重满足管理层的控制和指导需求,而不是一线员工的方便需求时,这些工具可能不会得到有效利用,甚至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笔者参观长沙的一家酒店时,看到酒店工作人员使用长白绳来准确地对准每个水杯和矿泉水瓶的位置。虽然这种做法确保了一致性,但它似乎只是为了满足上级的要求而质疑它的实际价值。
《企业生命周期》的作者约翰·爱迪斯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有时公司将规则视为管理,而忽略了真正的效率。
优秀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管控,提高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减少内部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这意味着管理层需要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真正促进企业发展的问题上,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而不是简单地增加内部管控。
从管理实践的角度来分析,“管理”一词背后的多重含义。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适当的“混乱”实际上是创新和活力的源泉。一个高效的运营团队不仅应该是机械运行命令的设备,而且应该是一个既专注又充满激情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