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1110-4005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种业发达国家及其企业如何实现开放发展?

时间:2021-06-29    作者:    点击: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从全球种业发达国家经验看,开放发展是种业壮大的重要途径。那么,种业发达国家及其企业在开放方面有哪些好做法值得借鉴呢?

种业强国“大进大出”,制种全球化

  欧美国家既是种子国际贸易主要出口来源,也是主要进口市场。据国际种子联盟最新数据,全球种子前五大出口国依次为荷兰(28.3亿美元)、法国(19.7亿美元)、美国(19.2亿美元)、德国(9.3亿美元)、丹麦(4.6亿美元),合计占全球出口额58.7%,中国位列第十五位。前五大进口国依次为荷兰(12亿美元)、美国(10.9亿美元)、法国(8.3亿美元)、德国(7.5亿美元)、西班牙(6.3亿美元),合计占比34.5%,中国位列第十位。

  种业发达国家在全球外繁制种形成“大进大出”格局。外繁制种是种业强国布局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抓手。荷兰将蔬菜种子的繁制外包给其他国家,然后进口回本国加工后再对外出口。匈牙利在进口亲本种子基础上繁制玉米和向日葵杂交种,然后出口到美国、法国等市场。

种业企业不断拓展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种业发达国家的企业持续从单品类向全产业链延伸,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扩展。欧美种业巨头大多通过并购等途径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拜耳收购孟山都前在农业领域主要业务为作物保护,孟山都则以种子及相关生物技术为核心业务;陶氏和杜邦合并成科迪华之前,陶氏主打作物保护化学制品,杜邦侧重于转基因种子。并购使这些大型种企形成“种子+农化”两条腿走路模式,企业进一步向农户提供农业一体化解决方案。拜耳通过搭建农业信息平台、发展智能农机设备为种植者提供全面服务,推动种子与农化业务融合发展。利马格兰除提供生产资料外,还进入粮食和食品加工领域。

  获得技术专利,突破发展瓶颈。企业通过并购获得技术专利,不仅可以规避高额专利费,而且可以提升综合竞争力。

种质收集和技术研发全球化,产品本土化

  跨国种企已成为收集全球种质资源的主体,在世界范围进行种质资源收集、整理,根据研发需求进行改良,并通过主张种质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先发优势。原杜邦先锋经过长期收集加研发,拥有全球60%以上的玉米种质资源。原孟山都通过收购岱字棉种公司(Delta&Pine?land)来扩大其棉花种质资源库,并定期为其种质及生物技术创新申请专利保护。

  种业企业投巨资在全球进行研发,推动产品本土化。种业巨头研发网络遍布全球。利马格兰在世界上建设了100多个研发中心,2020年销售收入的16.7%用于研发。拜耳(孟山都)的全球研发网络雇佣了约1.6万名科学家,2019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12.3%。全球研发推动产品本土化,有利于跨国种企占领目标市场。原杜邦先锋在我国东北地区设立研究中心,已培育出“先玉”系列玉米种子等多个适应我国市场的畅销品种。

  新易咨询融合“东方管理哲学,现代管理科学,成功管理实践”三位一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依托多业态的中国百强企业管理实践基地,协同近百位管理专家与咨询顾问团队,以自身卓越的咨询实战能力,为企业战略梳理组织运营精益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领导力执行力等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及落地咨询,致力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的持续盈利!
上一篇: 上一篇:油价进入7元时代,各行各业深受高油价之苦
下一篇: 下一篇:专家支招中小企业人才竞争:到一线招聘体现企业家求贤若渴态度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138-1110-4005
点此立即抢占限量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