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是一种追求“简化”的管理思想,由此引申出一系列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简化:
1、简化管理(一个流程/单位化缩减计划控制点、看板拉动和自动停止);
2、操作的简化(定义浪费,尽量消除浪费,如等待、搬运、不合理动作等);
精益生产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1、交货不及时。例外、插入订单等。导致计划跟不上变化;要求客户交货时间短;
2、生产成本高。人员效率低,次品多等。
3、管理效率低。信息壁垒,责任不清,纠纷不断;
4、基层很忙。指令混乱,问题未解决,人累心倦;
精益生产的两个核心主题:消除浪费;缩短交货时间;
1、立足买方市场,提出增值和浪费的概念。市场要求更快更高性价比的产品,买方只能通过内部挖掘向管理层寻求利润。所有不能直接为产品增加价值(即附加值)的部分统称为废品。在精益管理中,消除浪费的思想被融入到各种精益工具中,而识别七种浪费意味着拥有精益的基本概念,这是改进的起点。
2、缩短交货时间与传统的生产方式有很大不同。企业的传统管理只能满足客户的交货期,一些紧急订单是通过插单产生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的交货时间越来越短,在如何处理上出现了分歧。
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计划、控制和设置库存来应对市场变化。当生产周期接近交货周期时,成熟的计划控制能力足以保证按时交货,但随着计划节点(工序)的增加,控制难度会大大增加,准确性会大大降低。如果相差太大,就需要设置库存。要求客户在3天内发货。如果生产需要3天,原料仓库需要备货。如果总装需要3天,半成品需要在总装前备货。库存量受市场预测准确性的影响,被动地保持增长。
精益追求缩短交货时间是区别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这里的交货时间是指内部生产交货周期,而不是客户要求的订单交货周期。缩短交货时间有以下优点:
平衡生产负荷(市场波动不可避免,生产负荷波动越小,效率越高)
减少库存积压(提前生产的资源投资、废料风险、资本和场地占用)
在研究七大浪费时,会强调库存是最大的浪费,提前生产是浪费的根源,缩短交货期是从根源上消除浪费的追求。
精益生产方法简介
1、离散过程以精馏为主,生产节点整合,实现平稳生产。包括:
一个细胞单位线,追求工序间“一流”,相邻工序,一人多工序。根据客户需求的节拍设计生产线,平衡生产周期。
基于快速变化水平的小批量生产。
2、流程化或精馏后进行标准化操作,追求稳定生产。包括:
设计并重点改进维持标准作业的三要素(作业节奏、作业顺序、标准按需量),如异常环境、异常作业、作业平衡。
推行一系列稳定的精益工具:作业指导书、自保、水蜘蛛、快换、5S等。
3、拉动式生产在流程式工艺间、整改后的工段、工厂进行。
A-pull生产是建立在之前流程快速变化的基础上的。拉动的单位数量要大于上道工序的经济批量,工具是实物或电子看板。
缓冲库存是必要的。目的是处理异常处理,工作时差,处理批次差异。
流程简化是基于供应链的改善。供应商质量稳定,来料才能免检,供应商物料稳定才能直接上线;否则将是双赢而不是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