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应链的祸根
供应链为什么难以管理?那是因为供应链总是在变化。“罪魁祸首”是需求侧,它是所有后续活动的源头。举个例子,现在品牌方都在用网红主播带货的模式,希望通过线上的渠道来增加销量。
直播带货是一把“双刃剑”,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主播会根据当日的情况临时安排上播,订单量就会是平时的数百倍。如果没安排上,准备好的大量商品就变成呆滞库存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过程的变化性,它是指订单或商品通过供应链交付给客户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品牌商有线下的传统经销商渠道,有新兴的电商平台,不断有新产品问世,意味着新增加了原材料和包装材料,采购到货和订单交付提前期各不相同。。。
这样的供应链是多么得复杂!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状,变动性是所有供应链难题的祸根!
可变性到底给供应链管理造成了哪些麻烦?我们要把困难尽量具体化,不能笼统地说“供应链太复杂了,所以我搞不定了。。。“,这类的说辞老板们早就听腻了,要说出细节来,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回旋的空间。
首先,需求中的可变性影响了安全库存和缺货的概率。更多的变异性会导致更高的安全库存和更高的缺货概率。这怎么理解呢?根据安全库存公式,它是和需求标准差成正比的。
波动越大,标准差和缺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你觉得已经够糟糕了吗?这还没算上交货时间呢!如果我和你说交货时间也是经常变的,是不是更加崩溃了?
这种情况也是家常便饭了,劳动力短缺、原材料涨价、海上运输时间延长,这些状况在过去2-3年里就没有消停过,它们都会增强可变性。
二、缓解可变性的方法
1、减少可变性
有两个选择。第一,我们可以尝试减少变异性,仅仅是减少,但是不可能消除它,除非地球不转了。我们先要识别和测量可变性的来源,任何导致它发生的原因,无论是延迟到货还是供应数量不足。然后我们可以制定计划和行动方案,来尽量减少这些问题。
减少、合并SKU的数量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对于成品来说,我们是否有必要开发大量的单品?它们中的一部分可能有着相似的功能和外观,只是在一些细节上略有区别,有的是蓝色,有的是绿色,或是在其他的方面上的细小差别。客户是否会在意这些?这是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
2、缓冲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制造的节拍不同,前后工序的加工时间长短不一,这造成了大量的在制品库存,增加了过程的可变性,这种情况怎么解决呢?需要使用到第二种方法,缓冲。
(1)库存
库存有缓冲可变性的功能,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安全库存就像是一块海绵垫子,可以减缓变数造成的冲击力。我们可以调整安全库存系数,这就是设定的服务水平。
越高的服务水平,对应的系数和库存也就越高。库存具有持有成本,所以我们要在成本和服务水平之间进行权衡,找到各个利益相关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2)时间
时间是另一个可以缓冲可变性的选项,很少人会考虑到这点。在物料需求计划中有时间缓冲区,例如冻结区、泥巴区和流动区。
冻结区Frozen zone一般为第1-4周,在这段时间里,原则上不能改变已经制定好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数量和时间,把它们都确定下来,就能提高主生产计划的稳定性。
在客户下单之后,他们需要遵守等待的规则,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重要性进行细分,最重要的客户永远享有优先安排的待遇,而非VIP客户可能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用时间来缓冲可变性,让一部分客户先等着,同时在不同的客户群体中动态地分配等待时间
(3)模块化和通用化的部件
安全库存虽然很好用,但毕竟是有成本的,大量的库存积压着总令人感到担忧,就怕哪天突然变成了呆滞库存,再也没有人买了。我们要通过更加灵活的策略来改善这种情况,例如使用模块化和通用化部件的策略。
星巴克咖啡有着4种不同容量的咖啡杯型,分别是中杯、大杯、超大杯,以及你看不到的小杯。
不管是哪种杯型,它们的杯盖是通用的。麦当劳更进了一步,连玉米杯都用上了饮料的盖子。
这些餐饮企业为什么这样做?使用通用化的盖子,可以减少了各种尺寸形状的杯盖库存,同时也降低了某款杯盖缺货的概率。
这是汇总需求的典型应用。原材料,甚至是简单加工的零部件都可能具有通用性,合并这些物料可以通过Pooling的方式来汇总需求,缓冲可变性。
(4)产能
这种想法是要有额外的产能,以备不时之需。对于生产来说,最大产能通常是理论上最大值的85%左右,因为要考虑到机器维护、人员休息等情况,一般不会满打满算地排产。
类似的情况也适用于运输,卡车只能容纳85%的拖车利用率,不会把车辆装得一点缝隙都不剩。
这种做法也适用于应急设施,医院急诊室和消防队,大多数城市都应建造更多的设施,用于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应对高峰情况。当然,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设施的利用率并不会很高,但持有灵活的产能或容量是有必要的。
还有一种做法是柔性,设备可以用于多种用途,人具有多项的技能。面对未来劳动力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企业就要未雨绸缪准备起来,对员工进行交叉培训,让他们适应不同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