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1110-4005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巨头的数字化转型——柯达破产,富士转型做化妆品

时间:2021-05-10    作者:    点击:

  柯达和富士胶卷,是曾经拍照的标配。随着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的连番冲击,柯达在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逐渐淡出大众视野,成为了带有传奇色彩的过去式。而富士却把自己活成了年入千亿的巨头。究竟是什么,让两家胶片大户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

  2012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上映,按照老习惯,他还是在影片中使用了酷爱的富士胶片,而这一部分正是富士生产线上最后一批产品。与宣布破产的柯达一样,很多人以为那是富士胶片最后的光芒。
 

巨头的数字化转型——柯达破产,富士转型做化妆品(图1)
 

  实际上,近年来富士胶片已默默渗透到了更多领域。创立于1934年,今年85岁的富士胶片,就是一个二次创业者,告别传统胶片业务后,又创造了一个过万亿日元营收、千亿日元利润的技术巨头。根据富士胶片集团发布的2018财年财报,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折合人民币约1530亿元;营业利润折合人民币约133亿元。

  富士是怎么做的呢?一次成像、防晒霜、抗病毒药、阿尔茨海默药、内窥镜、彩超机……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单品,都出自同一个集团——富士胶片。

  原来面对数码冲击,依托于既有技术,富士胶卷把做胶片的膜技术提炼出来,用于生产化妆品。同时,也在研发新药,涉足健康产业。最终,富士选择了生物医药、化妆品、高性能材料等成长可能性较大的新领域,并在数码影像、光学元器件、高性能材料等行业进行转型及开拓,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最终,富士胶卷从一家面临淘汰的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为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像柯达那样死掉。

  命运转折:数字化革命下的巨头转型

  1、胶片时代:技术壁垒下的辉煌

  60年代胶片行业,柯达无疑是巨头,近4000亿日元的销售额,是富士胶片270亿日元的十几倍。在胶片危机之前,对于胶片行业来说,是繁荣发达且有利可图的年代。当时,柯达和富士的主要业务是胶片与后期处理,接着才轮到相机。以至于两家公司会为了抢占冲洗和和纸张市场,直接向消费者免费赠送相机。

  据2000年的有关数据显示,柯达收入的72%来自于胶片的贡献,富士则为60%。由于胶片对成膜、涂层、纳米分散体等技术的要求极高,除了柯达和富士以外的大多公司都不具备条件和资质。因此,对于极少数存活者而言,胶片市场是极为安全的。

  2、被自己革命的柯达

  然而,就像富士胶片公司总裁说的:“巅峰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危险的山谷。” 随着越来越多人接触电脑和数码相机,传统的胶片市场开始以缓慢的速度逐渐缩小,而后又以每年20%-30%的速度暴跌。对于这种境况,胶片制造商开始探索转型之路,却发现并不容易,因为依靠半导体技术的数字成像,跟它们原本的胶片,可以说是毫无可借鉴延续之处。

  与此同时,原本的技术壁垒也被打破了。属于柯达富士等少数胶片公司的市场,被许多懂得组装相机的公司所瓜分。仅用了短短两年,柯达的利润便从2000年的14亿美元,掉到了2002年的8亿。2006年之后的急速衰退,与2012年柯达破产的结果有着密切关系。

  最具讽刺的是,柯达是自己打败了自己。在其鼎盛时期,柯达拥有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研发部门,企业拥有专利就高达几千项。然而,柯达公司却没有很好把创新转化成生产力和自己公司的利润效益,反而被自己发明的世界数码相机所打败。

  很多人都知道柯达是胶片影像业的巨头,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也是数码相机的发明者。柯达在1978年获得了第一台数码相机的专利,但也许是因为它危及了柯达公司的胶卷业务,最终被柯达给忽视。因此,当像索尼这样的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推出第一批民用数码相机时,柯达仍然坚定地拒绝冒险涉足数码。

  柯达在新技术革命扑面而来时反应迟钝,固守落后观念与技术,转型过慢,最终走向令全球扼腕叹息之路。当然,柯达也曾经探索转型, 面对数码时代的冲击,也尝试过多元化经营,例如涉足医药、授权贴牌生产数码电子产品等。不过最后还是图了短期利益,出售了需要长期投入的医药业务。
 

巨头的数字化转型——柯达破产,富士转型做化妆品(图2)
 

  3、富士的壮士断腕转型

  与柯达比肩的另一个胶片巨头的富士胶片,同样遇到数码技术的巨大冲击,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活得非常之好。原先同质化很强的两大公司为何命运差距如此之大呢?对比之下,富士的壮士断腕,才显得尤为可贵。

  2003年,面对世界彩色胶片市场受到数码技术冲击,迅速下滑的窘境。时任CEO古森重隆丝毫没有迷恋胶卷业务过去的辉煌,而是在这一业务大幅裁员5000人,并制定出“四象限战略”——

  用现有技术巩固现有市场,开发新技术应用于现有市场;将现有技术应用于新市场,研究新技术开拓新市场;

  富士胶片的转型则更彻底一些,因为如果守在数码技术成像的领域里,销售额最多也只是数千亿日元规模,要支撑起万亿规模的帝国,富士胶片的选择是将核心技术迁移,将管理资源与研发和资本投入到医疗健康、高性能材料、印艺系统、数码影像、光学元器件,以及文件处理六大业务板块。

  2006年,富士胶片成立了“富士胶片先进研究所”,将尖端核心技术、有机合成化学、先进打印材料和生命科学等多个研究所整合,作为创新孵化平台,做技术迁移,跨界产品输出,开启了第二次狂奔跑路。

  于是,在传统胶片业务逐渐退出市场之际,胶片背后成像、制膜、高精密薄膜涂布技术、高性能高分子化合、纳米分散、氧化还原等关键技术被保留运用,并给富士胶片带来了二次创业的生命力。

  以化妆品为例,富士胶片旗下的艾诗缇(ASTALIFT)品牌,可以说是化妆品新贵了,2007年诞生,以抗衰老以及内外修护功能著称。其中运用到的技术,就是富士胶片的看家本领:胶原蛋白技术(胶片的主要原料)、纳米分散技术和抗氧化技术。当时富士胶片的研究人员发现,胶卷由于活性氧造成的氧化褪色,需要顶尖的抗氧化技术,这和抗衰、抗氧化功能的化妆品,原理是完全相通的。

  而后,银微粒子和精密涂布技术让富士胶片陆续开发出了医疗级别的抗菌薄膜。化合物方面的合成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纳米技术在人体吸收方面的技术革新,投入到了抗流感药、抗癌药物等研发中。

  转型的脚步仍未停歇。2018年,富士胶片集团开始了全球品牌推广活动“NEVER STOP”(创无止境),继日本、美国之后,在中国也开始了宣传。“我们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转型过程,‘NEVER STOP ’表明了我们接下来要继续不断转型的意志。”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武冨博信表示。

  新易咨询融合“东方管理哲学,现代管理科学,成功管理实践”三位一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依托多业态的中国百强企业管理实践基地,协同近百位管理专家与咨询顾问团队,以自身卓越的咨询实战能力,为企业战略梳理组织运营精益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领导力执行力等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及落地咨询,致力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的持续盈利!
上一篇: 上一篇:工业4.0:德国能源转型的那些事
下一篇: 下一篇:精益生产是否能提升家居建材企业的外部竞争力?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138-1110-4005
点此立即抢占限量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