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每年都必须有年度业绩指标分解会,每月都必须有月度指标结果通知会,企业都非常重视财务数字。
以上都没错,但似乎是缺了什么?
缺了企业战略研讨会,缺乏以非财务数字为讨论内容的机制。
什么是非财务数字内容?不讨论简单的收入、合同、利润、费用、成本、现金流、周转率等客观直接数据,而是讨论主观事务。
例如,如何建立明年的关键人才梯队?现行部门不合格,如何组织目的性能力、质量改进计划?如何培养他们的继任者?如果不合格,如何通过内部选择和外部招聘来解决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完成,如何实施工作计划?如何实施中层管理人员的多技能培训,如何安排轮换计划等。
例如,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供应链?哪些供应商存在供应风险、质量、生产能力、管理和价格,是帮助还是消除?如果协助,协助计划在哪里,谁将带头协助?如果被淘汰,供应商调查、样品检验、准入、小批量试用计划必须明确;现在国际采购不确定,如何制定国际材料战略储备计划?
例如,如何激发所有员工的改善?员工现在抱怨,意见有增加的趋势,士气相对较低,如何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不妨向丰田学习,组织最佳建议改进制度,建立评价标准,组织公开颁奖。哪个部门应该领导组织,是咨询顾问进入工厂指导还是企业自己开展?
例如,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企业的文化从客户需求开始,最终客户满意,但如何衡量呢?为了避免公司的功能与外部世界和客户脱节,迫切需要进行客户满意度研究。本工作是在市场营销部门、质量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今年必须完成,然后公布所有调查报告。
这些不能直接反映在财务数字上的工作需要促进和信息反馈。
在大多数企业中,月度和季度会议强调运营而不是战略问题。
会议对短期问题的控制确实有效,但企业几乎没有时间反思战略进展。商品、市场、人才、技术能否支持未来2-3年的市场扩张,导致企业年复一年地忙于当前的生存问题,根本不是长期健康发展。
企业每年、每月召开业务分析会议,建议每年、每季度召开战略研讨会,看似是而非的话题和工作,事实上,对企业的财务经营数字有很大、长期的帮助。
主观决定客观,长期决定未来。战略研讨会是帮助你彻底解决当下频繁担忧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