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1110-4005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管理常识

系统化企业管理总论——为何企业需要从“人治”走向“法治”?

时间:2025-02-27    作者:新易咨询    点击:

1、为何企业需要从“人治”走向“法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在企业创办初期,凭借核心领导人的眼光、胆量、毅力或者创新的产品、人脉关系等可以让企业得以存活下来并获得一定的发展。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环境的变化,原有的推动因素开始逐步失效,企业的运转效率开始逐步下降,领导人令行禁止般的指挥力量似乎也慢慢减弱,即使领导人自己比以前更加努力、更加投入,很多事情依然不尽人意。各层面的管理者也会发现,仅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往往也难以尽责。

实际上,个人力量是弱小的,而此时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工作要求已经超出了个人的能力范围,要进一步发展或做好工作,就必须借助众人的、群体的、组织的力量。

系统化企业管理总论——为何企业需要从“人治”走向“法治”?(图1)

要实现群体成员的合作,就必须事先明确组织目标、经营理念、角色分工、利益分享等基本原则,即必须事先明确合作要求与规则,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保证。要事先明确企业希望员工做什么,做到怎样的程度,在做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游戏规则,做好了可以得到什么,没有做好又会怎么样等。

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吸引他人进行分工协作、携手共进。因此,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就必然需要从人治逐步走向法治

2、如何从人治走向法治?

中西方的管理是不同的,从根本上来讲是中西方的文化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科学和理性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西方企业普遍将规范化运作视为理所当然,严格遵守规则是其核心准则。他们将规则视为组织运行的基石,并通常通过法律或内部制度予以严厉惩处。对西方企业而言,规则不仅是约束,更是确保组织高效运转和价值观得以贯彻的保障。

因此,他们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制定最符合自身价值观、适应环境需求并促进组织效率的规则体系,同时确保这些规则能够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灵活性和适用性。

相比之下,中国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大多在充满不确定性和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中成长起来,尽管他们往往具备卓越的个人能力和创业精神,但普遍缺乏规范化管理的系统训练。

系统化企业管理总论——为何企业需要从“人治”走向“法治”?(图2)

他们更倾向于依赖个人经验和直觉来管理企业,崇尚务实和灵活应变,对复杂的规章制度往往持怀疑甚至排斥态度。即使在财务、人事等职能领域建立了制度,也常常随意打破或缺乏有效执行,导致制定的规则难以发挥作用。这种管理风格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快速应对变化,但也带来了长期的不稳定性和效率问题。

企业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从“不规范”走向“规范”的过程,是从“能人经营”走向“群体经营”的过程,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言,如何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不仅需要系统的管理理论支持,更需要方法论上的帮助。

企业管理如何从不规范走向规范,无论是对中国民营企业领导人的个性习惯而言还是对企业的能力发展要求而言,都是一项挑战。


  新易咨询融合“东方管理哲学,现代管理科学,成功管理实践”三位一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依托多业态的中国百强企业管理实践基地,协同近百位管理专家与咨询顾问团队,以自身卓越的咨询实战能力,为企业战略梳理组织运营精益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领导力执行力等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及落地咨询,致力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的持续盈利!
上一篇: 上一篇:班组管理就是三件事
下一篇: 下一篇:领导力:领导者应该避免提问以下五个问题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138-1110-4005
点此立即抢占限量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