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国学习日本的运动中,首先开辟标杆管理先河的是施乐公司,后经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系统化和规范化。
标杆管理的概念可概括为: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该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进入或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的企业学习。通过学习,企业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这实际上是模仿创新的过程。
标杆管理的步骤具体说来,一个完整的内外部综合标杆管理的计划主要工作有:
(1)组建项目小组,担当发起和管理整个标杆管理流程的责任;
(2)明确标杆管理的目标;
(3)通过对组织的衡量评估,确定标杆项目;
(4)选择标杆伙伴;
(5)制定数据收集计划,如设置调查问卷,安排参观访问,充分了解标杆伙伴并及时沟通;
(6)开发测评方案,为标杆管理项目赋值以便于衡量比较。
内部数据主要工作有:
(1)收集并分析内部公开发表的信息;
(2)遴选内部标杆管理合作伙伴;
(3)通过内部访谈和调查,收集内部一手研究资料;
(4)通过内部标杆管理,可以为进一步实施外部标杆管理提供资料和基础。
外部数据主要工作有:
(1)收集外部公开发表的信息;
(2)通过调查和实地访问收集外部一手研究资料;
(3)分析收集的有关最佳实践的数据,与自身绩效计量相比较,提出最终标杆管理报告。
标杆管理报告揭示标杆管理过程的关键收获,以及对最佳实践调整、转换、创新的见解和建议。实施与调整这一步是前几步的归宿和目标之所在。根据标杆管理报告,确认正确的纠正性行动方案,制定详细实施计划,在组织内部实施最佳实践,并不断对实施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作出调整,以最终达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持续改进标杆管理是持续的管理过程,不是一次性行为,因此,为便于以后继续实施标杆管理,企业应维护好标杆管理数据库,制定和实施持续的绩效改进计划,以不断学习和提高。